13718880969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翟天山​: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

时间:2020-09-11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定性赋能、指引方向,为人民政协参与社会治理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握新使命,思考谋划新时代政协工作,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认清人民政协制度的优势

 

       人民政协制度经过70多年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内容,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

 

       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科学界定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政治责任,既强调党的领导,又强调发扬民主,立三“新”、除三“弊”。党的领导是中国式民主的最大优势,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共同体,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人民民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政协履职方式主要是协商,集包容性、平等性和开放性于一体,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表达诉求,有效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形式上有权,实质上无权”的弊病,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真实有效地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文化基因优势。人民政协在中国能够产生并不断发展,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我国文化自古就有天下为公的精神追求、兼容并蓄的政治胸怀、求同存异的价值导向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观念。人民政协文化是协商文化、包容文化、和谐文化,源于历史传承,具有红色基因,体现革命精神,长于伟大实践,适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中,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包含着中国当代文化的结晶。

 

       制度保障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写进了宪法。近年来中央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密集程度前所未有,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明确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

地位作用

 

       人民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9月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人大职权;1954年9月人大召开后,进一步明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团结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政协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性质、任务和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新内涵,进一步适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了国家治理链条。专门协商机构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把人民政协嵌入了国家治理架构之中,使中国式治理“党委领导、人大立法、政府行政、政协协商”的政治架构更加鲜明。以下三个“重要”是政协工作任务新内容,也是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新定位。

 

       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各党派团体、各界别、各阶层,这是实现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承担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所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各级政协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

 

       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人民政协是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政治共同体,要做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各项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带领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携手前进。

 

       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当前,我们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世界经济衰退形势严峻,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出了“加试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政协处于国家治理的第一线,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力量。政协要积极开展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做凝聚共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工作,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

 

 

三、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

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专门协商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参与治理的能力水平。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必须在“专”字上下功夫、见成效。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的新内涵,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提高协商能力,增强协商实效,发挥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效能。要发挥好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和界别作用,强化专委会主任、副主任责任落实和工作保障。湖北省政协推行专委会主任坐班制、兼职副主任工作项目制、向政协常委会报告制等三项制度,成效明显。要加强专委会与党政部门、民主党派的工作衔接,建立干部双向跟班学习机制,实现联系沟通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建立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要创新界别工作,加强专委会与对应界别的有机联系,完善界别活动办法,成立界别活动小组,发挥好界别活动小组召集人的作用,建立健全党组成员和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机制,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使界别这一组织细胞动起来、活起来,推动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要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建立完善建言资政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推动政协工作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推进政协协商与其它形式协商的有效衔接,放大参与治理的效能。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具有议政的专业性、组织的专门化等优势,加强与其他形式协商有效衔接并做好服务工作,是份内的事情。要发挥政协协商对政党协商的组织载体作用、对人大协商的配合完善作用、对政府协商的支持补充作用、对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协商的协作指导作用、对基层协商的推动引领作用。湖北省政协2019年开始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在全省18个县(市、区)开展“协商在一线”试点,就建立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机制、探索政协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条块”结合的活动方式、打造“协商在一线”工作平台等进行探索。

 

       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凝聚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同向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的重要职能和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凝聚共识,难在“凝聚”、重在“共识”,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符合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规律。要抓重破难,必须在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和引导多样性,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求“同”缩“异”。

 

       寻求最大公约数,服务国家治理公共决策。人民政协处于决策咨询的第一线,其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制度设计对于推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落实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要求,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寻找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湖北省政协连续4年围绕精准脱贫,做好省委书记督办重点提案服务工作,组织省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提出工作建议。通过省委书记督办重点提案,不仅以上率下实现了全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全覆盖,而且有力推进了提案质量及办理质量双提升,有效推动了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完善国家治理的落实机制。政协监督是协商式监督,既是民主的、又是有序的,既是同向的、又是较超脱的,嵌入到行政、司法等政治体系中,是人民实现政治参与和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要积极推进协同监督,推动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建立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协调配合机制,找准彼此的结合点、共振点,形成监督合力。要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监督中的作用。2019年,湖北省政协成立了汉江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强省建设3个专项民主监督小组,由党外副主席牵头,每年关注一个突出问题,开展调研、会商,提出民主监督意见,持续推动汉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政策逐项落实,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和鼓励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翟天山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协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0年第15期)
转载自:全国政协微信公众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939号 Copyright © 2018-2020 锦润科技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0326号-1